日期:2024-07-01 作者:韩毅 来源:重庆日报 浏览量:
鱼身牛头的木雕、倒立的杂耍“艺人”、服装店里的T台走秀、“奶奶的糖果”文创产品、AI“圆梦”艺术展、艺术品拍卖……6月30日,羊磴·2024“乡土而新奇”艺术乡场在贵州桐梓县羊磴镇启幕,新奇的展品、沉浸式的展览,将偌大的场镇变身成乡土艺术嘉年华,吸引络绎不绝的观众参与。
▲展览现场。
艺术乡场“乡土”而“新奇”
本届羊磴·2024“乡土而新奇”艺术乡场由桐梓县人民政府、遵义市文化旅游局、遵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高校艺术学联盟主办,中共桐梓县委宣传部、遵义市美术馆(遵义画院)、四川美术学院西部艺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桐梓县羊磴艺术协会等承办,以“乡土而新奇”为主题,意在寻找“乡土”而“新奇”的乡村艺人、创作“乡土”而“新奇”的艺术作品、探索“乡土”而“新奇”的艺术模式。
走进羊磴镇的场镇,该艺术乡场的展览空间散布于镇上多个场所,与居民住宅、店铺“零距离”。这些场所既有沿街门面改造的“艺术馆”,也有豆花馆、蛋糕店、照相馆、草药铺等,还有当地人家里的后院,将艺术展览与当地的“赶场”以及各种丰富而生动的民间艺术文化活动融为一体。
展品作品涵盖雕塑、装置、绘画、服装等多个类别,作品多为常见生产生活物品的艺术化改造,如倒立的杂耍“艺人”雕塑、“奶奶的糖果”文创系列产品、动物造型的果盘、石质雕刻的十二生肖、服装店里的T台走秀、各种艺术造型的馒头等。参展艺术家主要为当地的农民艺术家和川美艺术家。
▲乡村艺术课堂(羊磴讲堂)——四川美术学院“大思政、大艺术”品牌活动现场。
兼具目的和手段的乡建实践
据介绍,本届艺术乡场是依托于“羊磴艺术合作社”而举办。2012年,现任四川美术学院校长焦兴涛与一群川美学子来到羊磴,与当地的木匠、镇上的居民、乡里的村民成立了“羊磴艺术合作社”,每年共同开展植根于真实生活的艺术创新。如,他们和木匠共同协作,开展“乡村木工计划”;与当地营业店铺共建美术馆;在镇上的欧宝体育平台_亚博足彩app-唯一授权官网、河流、大桥等地与当地居民一起开展各类艺术活动。
12年来,“羊磴艺术合作社”以其独特的艺术实践,成为中国艺术乡建中协商式、参与式艺术的重要典范,受到各方广泛关注。
▲开幕式上,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讲话。
“在艺术介入、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一直面临着两个话题,一是艺术在现实层面对于乡村建设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作用,二是一些成功的典范和样本是否具有复制的可能。”焦兴涛称。
对于第一个问题,公众熟悉的口号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态度鲜明地表明了文化艺术作为手段的价值,今天更加流行的是“文旅融合”。
由此,不少乡村举办各种各样的“大地艺术节”“乡村艺术季”“乡镇公共艺术”等,固然能够帮助一个地区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关注度,从而激发城里或者相邻地区的人的好奇和兴趣,吸引到这里打卡参观消费,实现拉动地方旅游的目的,但是不可避免的同质化,使得活动的吸引力和价值很快被耗尽,加上投资和回报的无法平衡,投入与产出的边际收益递减效应,使得绝大多数地区的乡村艺术节庆往往缺乏持续性。
一些看似时髦的墙绘,一些留在田间地头的装置和雕塑,开幕之后就变得门可罗雀,艺术家留在乡村的“作品”除了为艺术家个人的创作履历增加一处特别的色彩,乡村的人们对于这些他们本就不太理解的“艺术”所抱有的期盼,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暗淡而失望。因此,作为手段的艺术,对于乡村的经济活动和生产生活的改善和改变,有时会显得无力和微不足道。
▲开幕式上,主办方为参展乡村艺术家颁奖。主办方供图
不仅如此,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往往来自区域位置较好,自然条件和人文传统都十分优越的地方,这对于中国多数农村,尤其是中国广大西部地区的农村是无法复制和推广的。
在焦兴涛看来,艺术不应该仅仅被当做手段,而应该成为参与乡村振兴的目的。作为目的的艺术,在乡村振兴中的意义和价值正在于着力与个体精神的成长和人的振兴。艺术最有价值的地方,首先是通过自我表达让个体的精神得以健康成长,让创造力得以充分的释放;其次是通过艺术特有的共情体验,来获得文化的共享,进而获得群体的共识。
“本届艺术乡场展出的乡村艺术家的作品,看似天马行空,又仿佛有根有据;既言之凿凿,又仿佛全无参照;既神秘精怪,又家长里短;既有心中的标准,又似乎全无套路,正如古人一般,在日常生活之中感受酒后耳热、仰天拊缶、拂衣而起、顿足起舞的直接表达,往往是乡村艺术最重要的特征。”焦兴涛说。
乡村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艺术,让人生的各种遭遇以及愿望获得审美化的呈现,痛苦和述求通过共享和沟通成为反向的疗愈和肯定,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价值得以实现并获得了意义,并有了主动追求美好生活的意志和愿望。
因此,艺术既是乡村振兴的手段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目的,唯如此,才能通过个体精神的健康发展,实现文化的振兴、人的振兴的美好愿景,并真正成为中国乡村真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服装店里的T台走秀。
打开了村民们心灵之窗
在羊磴艺术乡场,记者看到,分布在场镇上的各个展览空间,人头攒动,观者如织。他们中既有衣着朴素的农村老人,也有扶老携幼的亲子家庭,还有慕名而来的艺术爱好者。
“我虽然不能完全看懂这些作品表达的意思,但它们源自我们身边的常见东西,真是越看越喜欢。”不少当地村民表示。
“我是专门前来看这个展览的,展览作品很接地气、很有温度,为我今后的创作提供了不少启发。”四川美术学院学生张欣称。
桐梓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羊磴艺术乡场植根于桐梓深厚的乡土文化,得益于四川美术学院的精心浇灌,融政府引领、学术探索和民间自发为一体,打开了村民的心灵之窗,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了富有活力的乡土艺术人才,为社会美育提供了新的典范,推进了桐梓经济社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羊磴艺术乡场还举办了羊磴学术论坛、艺术品拍卖、羊磴艺术协会年会、乡村艺术课堂(羊磴讲堂)——四川美术学院“大思政、大艺术”品牌活动等,进一步用艺术激活乡土。
▲展览吸引大量观众参观。
(图:杨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