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学成果奖 | 赓续 再生 复兴——高校书法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成果简介:
“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复兴优秀传统文化,书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书法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本成果以“赓续、再生、复兴”为艺术理想和教育旨归,依托欧宝体育平台_亚博足彩app-唯一授权官网七十余年书法教学传统,通过“入(传承)、出(创造)、化(传播)”三大措施深度结合,在构建新型书法教学体系、培养顺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书法人才、创作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三大转变”促进学科建设:拓宽书法教学的内涵和外延,由研究字形、字义向国学文化转变,由重文轻艺、重艺轻文向文艺并重转变,由修身养性之技向经世致用之学转变,把握书法艺术发展方向,打造符合时代精神的人文艺术学科。
“卓越计划”推进人才培养:在本科教育基础上推行个性化特色工作室和拔尖人才实验班,因材施教,为传统师徒制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了人才培养机制的多元性,建立起符合高等教育一般规律与艺术教育特殊规律相协调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维一体”保障学生成才:搭建书、画、文、艺四大板块的立体课程体系,顺应书法教育发展规律;大幅增加校外专家课程和讲座,了解书法艺术前沿,开阔学生视野;以展评活动为契机,如黄原书画奖学金等,延伸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效传播”铸就文化引领:建成全国书法教学成果交流平台,助推成果转化,学术影响逐年扩大;以视频公开课、微信、APP、VR、出版等媒介,成果传播及时、高效;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展览及社会活动,创办实践教学基地群,让书法进入社区,进入生活,实现惠民、服务和共享。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书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社会历史的巨大变革深刻影响了书法艺术,文字记载功能减弱,艺术审美功能倍增;知识结构单一的书记员式书法人才强调继承忽视创造,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书法教学观念与内容陈旧。旧有书法教育多重道轻器、重文轻艺、重理论轻实践、重临摹轻创作,教学观念和内容陈旧,偏离书法艺术本质属性,不利于书法艺术发展,不利于书法专业人才的培养。
(3)重独善修身、轻经世致用。“修、齐、治、平”是中华儒家文化的精髓,但在旧有的价值取向中往往只强调个人的独善修身和虚无超脱,不利于书法艺术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不利于以书法为载体的对外文化交流。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入传统——深:书、画、文、艺并重
构建书、画、文、艺四大课程板块,确保知识系统精专与广博。书法和篆刻涵盖古今法帖、碑刻、印谱,既重碑,也重帖,既师笔,也师刀;中国画涉及山水、花鸟和人物三科,兼及工笔和写意两大技法,以书为主,以画为辅,变书画同源为书画同体;国学领域开设古文字学、古代汉语、诗词格律、书论画论、中国书法史等课程,确保中华文脉融入血液;艺术领域拓展至绘画、设计和雕塑等相关专业,增进学生艺术素养,达到书艺同体。
2 出传统——广:基础与创作并重,传统与当代并重
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基础与创作并重、传统与当代并重的思想。四年内临摹类课程与创作实践课程比例大致为6:4,独创“临—创—临—创”的循环递进式教学模式,将基础与创作有机联系在一起,使创作能力得以加强。教学强调现实关照和实验精神。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特别是让作品接受实践和社会的检验。
3 化传统——兴:变修身养性之技为经世致用之学
化传统技艺为生活方式,化传统知识为学识修养,化传统精神为人格力量,为往圣继绝学,使书法由修身养性之技变为经世致用之学。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文化担当意识,鼓励他们创作反映时代主旋律的作品,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创作具有鲜明特色的本民族作品。让作品进入美术馆、文化中心、商业街、欧宝体育平台_亚博足彩app-唯一授权官网、社区、警营等社会公共领域,搭建全国书法教学成果交流平台,通过展览、出版物、新闻媒介和互联网技术推广,使书法艺术发挥积极的文化引领作用,实现文化复兴。
成果的创新点
1 “入、出、化”三者结合,构建新型书法教学体系
依托欧宝体育平台_亚博足彩app-唯一授权官网七十余年书法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在市级精品课程和相关教改项目基础上,结合书法教学的特殊性和高等教育的一般性,以入传统(传承)、出传统(创造)、化传统(传播)的总体思路贯穿教学全过程,注重书法学统与国学传统的结合,注重基础与创作的结合,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注重人格培养与经世致用的结合,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书法人才方面,构建起新型书法教学体系。
在新型书法教学体系中,知识体系涵盖书、画、文、艺四大板块,着重强调中华书学和文脉传承;独创“临摹—创作—临摹—创作”的循环递进课程模式,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将当代技法和审美体验融入其中;在社会实践中和展览传播中延伸课堂教学,通过黄原书画奖学金、书画展、电视网络等,培养学生的经世致用之才和社会担当意识,复兴中华文化。
2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
在普通本科教育体制下,着重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的创新和实践。相继开设了“拔尖人才实验班”和“灵泉诗音”个性化培养特色工作室:前者主要通过“加餐式”铸就人才培养的高原,后者则主要通过“师徒制”实施因材施教,铸就人才培养的山峰。使高等教育规模化培养与个性精英化培养形成良性互补关系,相互促进而相得益彰。
3 破除院校壁垒、构筑学术高地
汇聚各方思想,营造良好文化生态。成果实施期间聘请五十余位校外专家来校授课、交流、举办讲座,既有兄弟院校的专家,也有书法协会、专业团体的专家,还有社会民间专家,不仅在知识体系上实现了多元,让学生随时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学生视野也得到极大的扩展,创作活力显著增强。
成果实施: